1.通過自由可流動液體作為架橋劑進行造粒
粉粒與液體的混合,隨液體加入量不同,固體、液體和空氣的填充狀態存在差異。即隨著液體添加量的增加而成為懸垂態、纜索態、毛細管態、液滴態等。懸垂態、纜索態是固體、液體和空氣共存的狀態;毛細管態、液滴態是只有固體和液體共存的狀態。一般在顆粒內液體以懸垂態存在時,顆粒松散;以毛細管態存在時,顆粒較黏;以纜索態存在時,顆粒松緊度適宜。可見液體的加入量對濕法造粒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濕法造粒時,造粒物軟材多呈纜索態。濕法造粒首先是液體將粉粒表面潤濕,水是造粒過程中最常用的液體,造粒時含濕量對顆粒的長大非常敏感。有研究表明,含濕量與粒度分布有關。
2.不可流動液體產生的附著力與黏著力
在造粒時,水是黏結劑,但當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時,常加入某些物質作為黏結劑。黏結劑噴灑于粉體表面,顆粒黏結長大成粒,干燥后排出干燥器。
不可流動液體包括高黏度液體和吸附于顆粒表面的少量液體層(不能流動)。高黏度液體的表面張力很小,易涂布于固體表面,靠黏附性產生強大的結合力。吸附于顆粒表面的少量液體層能改善顆粒表面粗糙度,增加顆粒間接觸面積或減小顆粒間距,從而增加顆粒間的引力。糊狀黏結劑造粒即產生這種結合力。
3.粒子間形成固橋
這是液體狀態的黏結劑干燥固化而形成的固體架橋。如在擠出造粒等操作中,常見的固俸架橋發生在黏結劑固化后。由液體架橋產生的結合力會影響粒子的成長過程和制得顆粒的粒度分布,而固橋的結合力直接影響顆粒的強度和其他性質,如分散性、崩解性等。
4.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過渡
在濕法造粒時使用的架橋液經干燥后固化,形成一定強度的顆粒。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過渡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①架橋液中被溶解的物質(包括可溶性黏結劑和助劑)經干燥后析出結晶而形成固體架橋;②高黏度架橋劑靠黏性使粉末聚結成粒,干燥時黏結劑溶液中的水分蒸發除去,殘留的黏結劑固結成為固體架橋。
固體架橋主要由以下情況形成:①可溶性成分因溶劑蒸發而發生在相鄰粒子間的結晶,將相鄰的粒子結合起來;②黏結劑在粒子間固化;③可能有某些成分在粒子間熔融,隨后凝固。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顆粒機、秸稈顆粒機、秸稈壓塊機等生物質成型機械設備,同時我們也有生物質顆粒燃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