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輥的正確配合使用
在壓輥使用中可采取多付輥殼輪番使用,這樣對環模工作面的平整度很有好處,因為我們都知道環模的工作面越平整,產量和壽命越高,顆粒質量也相對穩定。使用方法是:當新環模配用第一付輥殼,用到輥殼壽命的50%時必須換下,調換第二付新輥殼使用,第二付輥殼用到其壽命的50%時換下,再換上等三付輥殼使用,等三付輥殼完全用完后,再把前面換下的舊輥殼換上使用,依保證環模在使用壽命60%之前,能配合使用比較平整的輥殼,使環模工作面保持平整,壓力均衡。如環模只需要使用兩付輥殼,把第二付輥殼換上后可完全用完,再把換下的第一付舊輥殼換上去使用。
壓輥的維護和保養
①一頭大一頭小:
則說明制粒機主軸軸承間隙偏大,或是主軸彎曲;壓輥軸頭和銅套有間隙;喂料刮刀磨損導致地喂料不均勻所致;檢修制粒機、更換壓輥軸和銅套以及喂料刮刀。
②中間大兩頭小:
是喂料不均勻以及用同一付壓輥在同一只環模上使用時間過長;應采取多付壓輥總成輪流使用,因壓輥磨損快,而環模慢,這樣有利于環模和壓輥之間正常磨損,使雙方工作面都比較平整,有利于生產。(在前面已經講過)
工作面磨損不正常
壓輥工作面磨損不正常,多數是壓輥串邊或是喂料不均勻以及模輥間隙太緊所致。如兩端邊上有凸出,應整周磨掉;輥齒頂部變形,可用砂輪修復;齒槽中間有異物,如鐵塊等應取出。
壓輥軸承間隙調整
壓輥軸承間隙是影響壓輥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經常檢查并調整壓輥軸承間隙,壓輥軸承間隙標準為:“在無油脂阻力的情況下,手拉動偏心軸無串動,同時轉動又很靈活”,這樣我們在裝壓輥時,就不必要加入黃油,可把軸承放入40#機油中浸一下即可安裝,待壓輥裝好后,再加入黃油。
原料粒度對制粒地影響:
原料粒度可分為粗粒、中粒和細粒。對于生產蓄禽料來講;ø3.0㎜以上為粗粒。中粒和細粒有較好地制粒性,耗能低、對模輥地磨損小,中細粒在調質時,比粗粒有較多的表面積與蒸汽接觸,蒸汽易于穿透顆粒的核心,使其充分熟化,產生理化變化,改善制粒質量。而粗粒不能被蒸汽完全穿透;此外,粗粒原料制粒時,相互接觸的表面積比中細粒少,粘連性差,制粒后顆粒澎漲率大,易開裂;中細粒壓制的顆粒密度大,有較好的通過模孔能力,對模孔的磨損小,產能也高。但是,物料粉碎的過細又會增加成本,一般生產蓄禽時,粒度的直徑大于模孔直徑1/2的不超過5%,1/3不超過20%,1/6超過30%;生產水產料顆粒為ø2.5㎜以下的,粉碎粒度要有85%以上通過40目篩。顆粒為ø1.6㎜以下的,原料粒度95%不大于模孔直徑的1/3,100%不大于模孔直徑1/2,才能符合粒度要求。
(轉載請注明:富通新能源顆粒機sxkt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