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周巷鎮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秸稈禁燒工作的新思路,自2008年起,逐步對秸稈禁燒機制、全量還田技術和綜合利用工作進行了探索,基本掌握了一系列綜合利用技術,為秸稈禁燒工作提供了技術保障,切實提高了禁燒率,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表彰,圓滿完成了2009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任務。
農作物秸稈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如果可以其中回收經
秸稈粉碎機粉碎然后再經過
秸稈壓塊機、
秸稈顆粒機、飼料顆粒機壓制成生物質燃料飼料供燃燒和牲畜食用不是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么,而且,如果拿到外面銷售老百姓也可以增加收入。
1、基本情況
周巷鎮位于高郵市區東北部,總面積82.3km2,其中耕地面積3 147hm2,轄12個行政村、3個社區、1個養殖場,總人口30284人,是江蘇省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為里下河地區頗具特色的“魚米之鄉”。
周巷鎮自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以來,全鎮上下堅持“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強化督查、責任到人”的工作原則,各村創新秸稈禁燒工作思路,狠抓秸稈綜合利用,從源頭上控制焚燒秸稈事件的發生,鎮、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廣大禁燒人員加班加點,嚴防死守,成效顯著,活動開展以來全鎮沒有出現焚燒桔稈現象,實現了“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不留一塊斑”的禁燒工作目標。
2、主要做法和體會
(1)高度重視,提高認識。認真落實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關于高郵市2009年度秸稈禁燒、還田和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爭創江蘇省秸稈還田、綜合利用示范縣(市)的日標要求,周巷鎮把秸稈禁燒工作列入政府農業農村工作和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在夏收之前就召開了全鎮秸稈禁燒、還田和綜合利用工作動員大會,與各村、各單位及相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出臺了《關于周巷鎮2009年度秸稈禁燒、還田和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秸稈禁燒工作成了全鎮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各村各單位從提高執政能力和維護周巷鎮全國優美環境鄉鎮形象的高度認識秸稈禁燒工作,把禁燒工作作為維護集鎮形象、提高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和提高執政能力的綜合表現來抓,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
(2)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鎮禁燒辦公室制定了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細化職責分工,明確了禁燒工作辦公會議制度和報告制度。鎮政府由環保、紀委、宣傳、公安抽調人員組成了現場監察、綜合協調和宣傳報道3個工作組,實行集中辦公、聯合執法,負責對全鎮桔稈禁燒工作進行協調、檢查和督導。各村也都成立了秸稈禁燒工作小組,由村支部書記任組長.對轄區秸稈禁燒統一協調調度。鎮政府與村級簽定禁燒責任狀,將秸稈禁燒責任明確落實到村、戶、人,做到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明確,分工到位,全面落實了“五定”要求(定人、定責、定時、定位、定要求)。
(3)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禁燒氛圍。為使禁燒工作收到實效,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農民群眾自覺行動的禁燒氛圍,周巷鎮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采取召開會議、張貼政府通告、懸掛規范性橫幅標語、發放明白紙、教育中小學生等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大力宣傳秸稈禁燒的政策規定、秸稈焚燒的危害以及處罰規定等,做到家喻戶曉。2009世界環境保護日,周巷鎮環保工作人員利用電子顯示屏、橫幅等將秸稈禁燒和保護環境聯系起來,借以提醒大家“禁燒秸稈,愛護環境”。
(4)加大保障力度,提高監察能力。加大了秸稈禁燒監督檢查的保障力度,做到機構、人員、經費、交通工具、任務目標“五落實”。鎮禁燒監察組配備了巡查車、數碼相機、照明燈等裝備,并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
(5)加大現場執法監察,嚴防死守。全鎮建立起鎮、村2級禁燒現場監察隊伍。鎮禁燒監察人員24h不間斷、節假日不間斷巡查,實施現場巡查和固定專人盯防相結合。對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立即予以制止并攝像取證,同時協調轄區禁燒小組處理。各村建立巡查隊,及時發現和制止秸稈焚燒行為,做到“有煙必查、有火必究、有焚必報、有報必罰”。
(6)實行禁燒工作辦公會議制度和監察報告制度,加強協調調度。為全面、及時掌握禁燒工作情況,促進各禁燒工作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確保禁燒工作有序進行,實行了禁燒工作辦公會議制度和執法監察報告制度。鎮禁燒辦公室2次召開禁燒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禁燒工作的重要政策,為各小組之間的工作配合、各成員單位互通信息創造了條件,部署了禁燒工作任務。
(7)嚴格獎懲制度,實行責任追究。鎮黨委、政府建立起嚴格的獎懲制度,嚴肅責任追究,對完成任務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評先選優實行“一票否決”。
(8)積極進行秸稈綜合利用研究,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秸稈禁燒是系統工程,不但要在“堵”字上嚴格把關,更要在“疏”字上狠下功夫,化“堵”為“疏”,提高秸稈綜合利用和還田,以確保夏收期間禁燒秸稈。秸稈綜合利用和還田是實現禁燒的主要措施之一。周巷鎮大力推行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麥套稻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鎮農業服務中心一方面組織農機管理人員加強巡邏,杜絕所有不安裝切草裝置的機械下田作業、禁止高茬作業,并為各村組聯系安排了安有切草裝置的收割機和秸稈還田機,同時政府決定,對購買秸稈還田機械的機手,不但享受高郵市政府補貼,鎮政府同樣給予一定的補貼;另一方面,農業技術人員大力推廣麥田套稻技術,改革耕作方式,充分發揮麥套稻優勢,把鎮“微型農學院”辦到了村組田頭。夏收期間,還特地請揚州農科所的顧克禮副研究員給全鎮村民代表、種田大戶講解麥套稻技術。夏收期間,鎮農業服務中心共舉行培訓會近百場,接受培訓人數達萬人,有效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效率。
3、難點及對策
(1)秸稈綜合利用資金短缺,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資金需求額度大,由基層政府自籌難度太大。上級政府應結合實際,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出臺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出臺與之配套的鼓勵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例如對從事秸稈綜合利用開發研究與試驗示范科技人員實行扶持政策,對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民營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等。通過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扶持以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禁燒的資金難題。
(2)現有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和企業消化秸稈的能力不足,大量麥秸堆存在地頭、溝渠和路邊,形成巨大的安全隱患。需要認真貫徹國家環?偩,農業部等6部(局)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引進和推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一是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人員從事農作物秸稈綜合開發項目的研究與試驗示范,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民營企業從事秸稈規模栽培食用菌、草繩草簾規模加工等;二是充分發揮農機推廣機構、農機專業戶和農機服務隊的作用,進一步推廣機械化還田技術,把割后留茬高度控制在20cm以下;三是大力引進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對已成熟的秸稈發電、秸稈制板和秸稈生產有機肥等先進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行考察學習,盡最大努力做好引進服務工作.促成項目落戶。
秸稈禁燒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綜合環保工程,2009年周巷鎮禁燒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較多不足之處,如資金不足、綜合利用率不高等,要在2009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機制,不斷務實創新,多策并舉,努力鞏固和擴大秸稈禁燒工作成果。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銷售顆粒機、秸稈壓塊機、飼料顆粒機等生物質燃料飼料成型機械設備,同時我們也有大量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