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下腳料、植物秸稈的剩余量越來越大,由于這些廢棄物密度小,占用空間大,銷毀處理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污染環(huán)境,因此世界各國都在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1、國外生物質
顆粒燃料及燃燒設備的研究、開發(fā)現狀
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研制出棒狀燃料成型機及相關的燃燒設備;美國在1976年開發(fā)了生物質顆粒及成型燃燒設備;西歐一些國家(荷蘭、瑞典、比利時、芬蘭、丹麥等)在20世紀70年代已有了沖壓式成型機、顆粒成型機及配套的燃燒設備;亞洲一些國家(泰國、印度、韓國、菲律賓等)在20世紀80年代己建了不少生物質固化、碳化專業(yè)生產廠,并研制出相關的燃燒設備。日本、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已經定型,并形成了產業(yè)化,在加熱、供暖、干燥、發(fā)電等領域已普遍推廣應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按規(guī)模可分為:小型爐、大型生物質鍋爐和熱電聯產鍋爐;按用途與燃料品種可分為:木材爐、壁爐、顆粒燃料爐、薪柴鍋爐、木片鍋爐、顆粒燃料鍋爐、秸稈鍋爐、其它燃料鍋爐;按燃燒形式可分為:片燒爐、捆燒爐、顆粒層燃爐等。這些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具有加工工藝合理、專業(yè)化程度高、操作自動化程度高、熱效率高、排煙污染小等優(yōu)點。但相對于我國存在著價格高、使用燃料品種單一、易結渣、電耗高等缺點,不適合于引進我國。東南亞一些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大多數為碳化爐與焦炭燃燒爐,直接燃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的設備較少,同時這些燃燒設備存在著加工工藝差、專業(yè)化程度低、熱效率低、排煙污染嚴重、勞動強度大等缺點;燃燒設備還未定型,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試驗與開發(fā),這些國家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也不適合于引進我國。
隨著全球性大氣污染的進一步加劇,減少C02等有害氣體凈排放量已成為世界各國解決能源與環(huán)境問題的焦點。由于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C02的凈排放量基本為0,NOx排放量僅為燃煤的1/5,S02的排放量僅為燃煤的1/10,因此生物質成型燃料直接燃用是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物質高效、潔凈化利用的一個有效途徑。
2、國內生物質成型燃料及燃燒設備的研究、開發(fā)現狀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進開發(fā)了螺旋推進式
秸稈壓塊機、
秸稈顆粒機,近幾年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guī)模。例如,陜西省武功縣輕工機械廠研制的螺旋推進式秸稈成型機,遼寧省能源研究所研制的顆粒成型機,南京林產化工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成型機,河南農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制的活塞式液壓成型機,在國內都已形成了產業(yè)化。但國產成型加工設備在引進及設計制造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技術及工藝方面的問題,這就有待于去深入研究探索、試驗、開發(fā)。盡管生物質成型設備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生物質成型燃料有許多獨特優(yōu)點:①便于儲存、運輸;②使用方便、衛(wèi)生;③燃燒效率高;④是清潔能源,有利于環(huán)保。因此,生物質成型燃料在我國一些地區(qū)已進行批量生產,并形成研究、生產、開發(fā)的良好勢頭。在我國未來的能源消耗中,生物質成型燃料將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
目前,我國對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所進行的理論研究很少,對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燃燒機理及動力學特性研究才剛剛開始,關于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理論與數據還沒有人系統地提出。關于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的設計與研究幾乎是個空白。一些單位為燃用生物質成型燃料,在未弄清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理論的情況下,盲目地把原有的燃煤設備改為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但改造后的燃燒設備仍存在著爐膛的容積、形狀與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不匹配等情況,致使燃燒設備的燃燒效率及熱效率較低,出力及工質參數下降,排煙中污染物含量高。為了使生物質成型燃料能穩(wěn)定、充分、直接地燃燒,根據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理論重新進行系統設計與研究生物質成型燃料專用燃燒設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緊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