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收獲季節當農作物收割之后被焚燒的問題問題又一次映入了我們的眼簾,秸稈焚燒污城市環境,煙霧彌漫,空氣質量下降,尤其是在我們鄭州地區,已經出現輕微污染,這樣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導致航班延誤等嚴重后果。
農作物秸稈燃燒是極大的浪費資源,如果經過生物質成型設備
秸稈壓塊機、
秸稈顆粒機壓縮后替代煤燃燒,那么其利用價值無限,顆粒機、秸稈壓塊機壓制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如下所示:
在很大程度上燃燒秸稈,不在于村民認識不夠,而在于他們被逼無奈。村民們一般都知道燃燒秸稈會浪費生物資源,影響人民身體健康,污染空氣,影響交通運輸,且容易引發火災,可是他們不燒掉秸稈,又能如何處理呢?如今農村生活模式發生變化,不喂牛羊,不用秸稈燒火做飯,青壯勞力出外打工,田間小路狹窄坎坷,在秸稈回收利用渠道不暢的情況下,在農民燒秸稈做肥料的觀念仍有殘余的情形下,村民們無法也無力處理秸稈,只能一燒了之,最為便捷,否則稻桿留在地里,妨礙耕耘播種,這樣也導致禁燒工作磕磕碰碰。
禁燃秸稈,不在于嚴防死守不讓燒,而在于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跟得上。秸稈禁燃宜疏不宜堵,不讓火燒,那么勢必就要找出相應的替代方法,秸稈的回收綜合利用就成了必由之路。當然如果利用秸稈壓塊機壓制生物質燃料,那么秸稈也是抱。
“秸稈煤炭”指的就是針對農村的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棉花桿、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樹枝、樹葉、鋸末等農作物、固體廢棄物為原料,經過木材粉碎機粉碎后加壓、增密成型,即為“秸稈煤炭”。
秸稈煤炭”是一種新型的生物質再生能源,加工成本低、利潤空間大,又遠遠低于原煤的價格,更主要的是:農民可以就在自己的田間地頭,利用農作物秸稈廢物變寶,增加收入,創造財富。一次投資,終身受益,且具有長期穩定經濟收入的可靠保證,環保節能,利國利民。
從秸稈資源產量看,廣大農村和鄉鎮的各種秸稈產量大、范圍廣。據統計2006年中國農作物秸稈的產量達5.7億噸,主要包括玉米、小麥、棉花、水稻、大麥和油料等作物的秸稈,其中玉米秸稈15343萬噸,麥稈10529萬噸,稻桿17891萬噸。我國每年生產的農作物秸稈總量約占全世界總量的20%-30%秸稈經過熱壓成型達到一定的密度后,再燃燒可提高燃燒溫度和熱利用率,節省了時間,減少環境污染,可使秸稈煤炭成為低成本、高熱值的環保能源產品。
國家發改委生物質成型燃料發展規劃提出,在2010年前,結合解決農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變農村用能方式,開展生物質燃料應用示范點建設,達到年消耗燃料500萬噸,代替300萬噸煤,政府將在"十一五"期間,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在全國范圍內重點推廣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稅務局相繼頒發關于進一步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資源整合利用目錄及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等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