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縣劉莊店鎮楊老莊村退伍軍人楊新林,變廢為寶,把廢棄的農作物秸稈,通過物理、化學碳化后機壓成型,制成生物炭燃料——秸稈煤,并進行產業化生產,為我國農作物產區秸稈再生環保利用探索出一條生財之道。
富通新能源銷售的
秸稈壓塊機、
秸稈顆粒機、制粒機專業壓制秸稈煤。
廢物再利用,貴在有心人。楊新林退伍后,為尋找致富門路,訂閱了大量的科技報刊,從中汲取“營養”。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家科技報上得知秸稈制“煤”變廢為寶的信息后,如獲至寶,便利用農村廢棄的玉米、麥、稻、棉、花生等農作物秸稈作原料,在上海生物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幾年的反復試驗,終于研制成功出秸稈煤球,將污染環境的農作物廢棄秸稈變成了再生環保的生物燃料。
據了解,秸稈煤是以農村遍地都是的農作物秸稈和樹枝為原料,無需特殊專用設備,只需在成本低廉的磚砌爐中,經過高溫碳化,生成生物炭,然后加入幾種化工原料,通過機壓成型即可。具有易燃(用報紙就能點燃)、無煙無味、無污染、無殘渣、重量輕、不易破裂、形狀規則等優點,熱值高達4300~5100大卡、其成本僅有市場蜂窩煤的50%,且熱量與標準煤相當。經試驗,一塊高90mm、直徑102mm的秸稈煤可燃燒80~100分鐘,能燒開4暖瓶水,市場潛力大。
為擴大規模,實行產業化生產,楊新林成功后,又相繼開發出燒烤碳,冶煉保溫燃料等秸稈煤新產品系列,并在周口市開發區創辦了周口市帝森秸稈煤球廠。由于該廠生產的秸稈煤環保、節能、低廉、易燃、熱值高,市場供不應求,月收入萬余元。
楊新林致富后,深知創業的艱辛,為凈化農村生態環境,造福農民,就公開了秸稈煤生產技術。許多農民聽說后,紛至沓來,競相學習。據了解,目前已有冀、魯、豫、皖等地的50多位農民從中受益,在當地開辦了自己的秸稈煤球廠,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