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密度顆粒1350公斤/噸
2、含水率25%
3、低能耗60-90w/kg
4、沒成型的5%
5、不含添加劑
6、兩壓軸
7、生產能力1—5噸/小時
整個顆粒生產流程
從粉碎秸稈,碎片或者木頭開始道完成高密度顆粒,整條線可以達到
每小時可以生產1~5噸甚至道10噸《根據不同材料》,自動生產控制。干燥機僅需1000kw熱能50kw電能就可以干燥5噸秸稈。
生產流程
安裝兩個可以壓含水率25%的秸稈軸輪,節省30%的電能,干燥時節省40%的熱能。目前,我們選擇的材料用來代替不可再生資源。但是秸稈有一些不利因素,需要大場地大庫房以及運輸成本高。為了消除這些局限,我們使用經過壓縮的秸稈。
各種形式的顆粒壓力機都是改造的產品,以前由于秸稈生產飼料,早在1992年,這些機器就可以加工木質原材料了,這些機器都帶著一個模具(平模和環模)和突出滾筒,然而這些機器都有某些缺陷:不能加工含水量高于15%的原材料。最后產品的僅僅1200kg/m3,這樣的產品在長時間庫存時,受潮,降低產品的質量。到2000年,這些場頻的發展,可以解決上述提到的不利因素,兩個環形圈——模具,通過突出的部分嚙合轉動,這樣是為防止使用相對更高含水量時,原料滑掉。
它們之間原理不同點的解釋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理解:如果我們想在木頭中插入一個釘子,傳統的方法是作用壓力于釘子上,釘子克服木頭的反作用力釘到木頭中。現代的技術采用另外一種原理:用一個小棒錘,通過單一幾次撞擊棒錘的端部。這個例子表明,我們可以可以更高的反作用力,根據最終的產品(顆粒)得到更高的質量。比重大約在1300~1350kg/m3,這種情況,較大的減少對空氣水分的吸收。我們可以說這種技術用的是古日本人武術用來擊打對方的一種規則。顆粒模具,多虧設計解決的方案,把原材料從一個模具到另一個模具中擠出來。
另一不同,使用這種技術,單層材料擠壓在一起,比傳統的原材料薄6倍,擁有更多的熱量,通過更大去除原材料的水分。傳統技術水分減少3~4%,現代技術水分減少8~15%,節約干燥原材料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顆粒模具表面用專業加工,允許在高壓力作用下,連接單個的顆粒。
這樣可以是顆粒抵抗磨耗,這些技術解決方案是包括在內的。這些技術可以創造出堅硬的顆粒,可以直接加入冷卻器或儲存器烘干。這種方法使生產線更有意義,同時降低了對冷能源的要求。從上述技術描寫,一個設備可以加工不同的材料。多方面控制原料的濕度和對磨具的改革,我們可以得到相同質量的產品,不同材料的含水率和反作用力不同。根據實驗表明,這個產品可以使用含水率25%的材料制造顆粒,節省30%的電能,干燥時節省40%的熱能。我們測試大約50種原料。
Heet exchanger;熱交換器
rekuporator
hammer miil 錘片
粉碎機
SILO WITH SLIDING FLOOR 可調儲存器
BUCKET ELEVATOR 斗式提升機
TRMSPOR OF MATERIAL 輸送材料道烘干設備
DRYTN 烘干設備
TRINSPORT OF SAW DWST 從粉碎機輸送道儲存器
TRINSPORT OF SAW DWST into 輸送道成型設備
FILTOR 過濾器
SILO OF MAFETIAL 干燥后儲存器
BOILER FOR DNER 干燥鍋爐
EIECTRONIC CONTRD 電子控制器
CONTROL ROOM 控制室
PELELIOR 制粒機
WRAPPING MACHINE 包裝機
MANIPULAFOR
PACKING INTO PLASTIC BAGS 打包塑料袋
BALANC 天平
SCREW CONVEYOR 螺旋輸送機
DOSING DEVICE 配料裝置
CYCLONE——SEPARATOR 氣旋分離機
FAN 風扇
FLAP 擋板
事實上,我們可以生產和提供從木頭到粉碎物的產品,技術和設備,根據DIN標準,這些技術能達到了生產大量顆粒產品的要求,我們有權向客戶提供產品和產品的零配件。
制顆粒的材料要求
生產顆粒的材料是柴禾,鋸末,木頭碎片等,這些含水的原料高達60%,都已經加工了,原料中不能有惰性材料像木頭、轉頭、玻璃等,以及與原料不相容的物質,以及對模具有腐蝕性的物質。
P1000/2/ps顆粒機系統技術數據:
系統電壓:400+N+T/50HZ
整個系統電能:711.55Kw
能耗:70~120kg
根據材料最大生產量 5400~5600kg/m3
平均生產量 4800~5200kg/m3
環模直徑 φ6mm
顆粒機的重量 20000kg
廠房最小空間 50000X30000X6000mm
產品密度 680~720kg/m3
產品相對濕度 8~10%
顆粒打包系統:
自動包機 ——塑料袋15kg
技術數據
看外殼
遵守EU標準
摘要:顧客有權改善產品(機器)為了提高上述設備的生產水平。因為生物質是自然最終的產品,以及它的設備零件和操作成本,都是由原材料的類別決定的。
總價格:決定于目前的價格沒有附加價值稅。
一般交付條件
交付時間:訂購產品,簽訂協議并生效后的6~7個月。
打包,保險,運輸:成本不包括在產品價格內。
機器與電器連接:其成本包括在產品價格內,時間是30天。如果因顧客沒有為生產線組裝做好充分的準備的話,這個時間可以延長。
技術培訓:成本包括在產品價格內,地點在買房廠房,時間是15天。
機器與電器裝配由顧客自己組裝:成本包括在價格內,對廠房提出以下要求:
1、工作場地要通風順暢,且是混凝土地板鋪成,并且沒有其他無關設備及物品。
2、 上述設備在進入生產時,提升裝置要可靠。
3、 生產線的一般工具要齊全,這些賣方可能在合同中提到。
4、買方可擁有自己的員工,員工人數和技術指標在組裝14天之前通知賣方。
5、 買方解決運輸和調試費用,為賣方完成裝配和培訓的員工提供旅途和住宿費用。
在規定時間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操作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