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和飼料工業技術的進步,顆粒飼料生產已在飼料廠得到了普及。顆粒飼料生產工藝中的首要設備是
顆粒機,顆粒機生產效率的高低嚴重影響著飼料廠的經濟效益。
1、設計合理的顆粒飼料生產工藝流程
現在較常見的顆粒飼料生產工藝流程,是由前處理(喂料、調質、磁選)、制粒及后處理(冷卻、破碎、分級等)三大部分組成(見下圖)。這三部分互相制約,決定著顆粒飼料的加工質量和經濟性。
在選定工藝流程時還應注意:①至少應配有兩只待制粒倉,以滿足更換配方的需要;②飼料進入制粒機前,必須通過高效除鐵裝置,保證進入制粒的飼料不含鐵雜;③冷卻器應直接放在
制粒機的后面,這樣可避免濕熱顆粒破碎;④破碎機最好設置在冷卻器下面,碎粒和顆粒經提升機送到成品倉上面的分級篩,這樣有利于細粉和篩上物回流,方便進倉。
2、按程序正確操作制粒機
2.1開啟設備
2.1.1 空壓機-風機一沙克龍關風器;
2.1.2分級篩→斗提機→水平輸送機→破碎機→冷卻器→冷卻器關風器:
2.1.3制粒機主電機一調質器電機一喂料器電機(最低速度);
2.1.4先開料制粒,然后逐漸開啟蒸汽閥門,同時調整喂料器轉速:
2.1.5進一步調整喂料器轉速,使工作電流接近額定值,并相應調整蒸汽流量,使調質后物料溫度、濕度適宜:
2.1,6調整切刀,使顆粒長度合適:
2.1.7開始的顆粒料不進冷卻器,等基本正常后再進入冷卻器。
2.2關機程序
2.2.1停機前20-30min通知鍋爐工停汽,用余汽生產剩余顆粒料;
2.2.2觀察回流量,根據回流量來確定停機時間:
2.2.3當待制粒倉和緩沖斗中無料時可以關機.其順序與開機時相反:
2.2.4先關閉蒸汽閥門,然后逐步關閉喂料器、調質器:
2.2.5從觀察門內喂入油性物料(停機超過24 h),使之填滿環模孔:
2.2.6關閉主電機:
2.2.7關停主機后,應確保冷卻器內的顆粒料有足夠的冷卻時間,以免出現熱料;
2.2.8冷卻器內顆粒料排完后,逐步按順序關閉破碎機、斗提機、分級篩、并相互延遲2 -5min左右:
2.2.9關閉液壓系統(如果配備)。
2.3生產過程中必須掌握三個要領:一抓、二看、三調整
2.3.1 一抓——傭手不定期從制粒機門觀察口抓料,試溫度和水分。剛制粒時還要從制粒機出口處取料觀察顆粒的長短均勻性:
2.3.2 二看——經常觀察溫度表和電流表的讀數,了解制粒實際情況:
2.3.3三調整——根據“一抓二看”來調整切刀距離、喂料器轉速和蒸汽閥門的開度大小(蒸汽量的調整)。
3、嚴格遵守巡視原則、要求與內容
巡視工作是制粒工的本質工作之一,其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故障停機時間,保護設備,保障生產。
巡視過程不能走過場,充分了解巡視要求和內容,注意突出各種設備的巡視檢查重點。各設備的巡視內容及要求見下表。
一、顆粒機
1.主電機溫度是否過高(≤60℃)
2.制粒機是否有劇烈振動、噪音、異常聲響
3.是否按要求對各潤滑點加油
4.現場電流表與中控室電流表是否有較大差異
二、喂料器調質器
1.是否有異常聲音
2.設備是否有明顯晃動現象
3.壓力表及安全閥是否正常工作
4.調質器皮帶是否繃緊
三、蒸汽系統
1.疏水器能否正常工作(從窺視鏡檢查)
2.過濾器是否堵塞
3.截止閥是否滑絲,能否關嚴實
4-.各接頭有無滴漏現象
5.各壓力表讀數是否準確
四、冷卻器
1.冷卻器周圍有無漏料現象
2.顆粒料溫度是否過高過低
3.活門是否密閉不漏料
4.料位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五、冷卻風機
1.軸承溫度是否正常(≤60℃)
2.電機溫度是否過高
3.皮帶是否張緊
4.風機出口是否夾帶過量粉塵
六、沙克龍
1.錐斗是否積料
2.有無結拱現象
七、關風器
1.是否失靈、是否卡死
2.減速器是否發熱、加油
八、破碎機
1.軋輥間隙是否正常
2.軸承溫度是否正常
3.皮帶傳動是否打滑
4.翻板門是否到位
5.周圍是否有漏料現象
九、分級篩
1.是否異常噪音
2.篩體振動是否過大
3.周邊有無漏料
4.篩蓋是否壓緊
十 、輸送設備
1.有無擦殼體聲和其它異常聲音
2.斗提機回流量的狀況大否
3.軸承工作是否正常
4、減速器有無漏油、振動、發熱現象
巡視過程發現的問題應填寫相關表格或作相應記錄,重大問題要立即匯報,不得隱瞞、避重就輕、瞞大報小或夸大。
由于制粒線縱向貫穿整個車間,而且設備種類多,因此需要多工種的人員共同協作分段完成巡視任務。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銷售飼料顆粒機、秸稈顆粒機等顆粒飼料成型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