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致密成型技術是秸稈大規模能源化利用的核心技術之一,國家重點推廣開發的項目,致密技術利用秸稈成型設備對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源進行深加工,加工成成型燃料,從而替代了液化氣、煤氣等燃料,是國家為保護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
本文立足于農村極其豐富的秸稈資源和農村的實際狀況,目的是為了實現秸稈設備的商業化推廣,提高成型設備的成型速度、降低噸料耗電和提高設備的穩定性。生物質成型裝置是生物質能源化利用技術的關鍵設備。本文從生物質原料成型速度、噸料耗電和穩定性為研究的出發點;選取環模長徑比、原料粒度和原料含水率為研究參數。根據實驗數據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得到水稻秸稈的最佳環模長徑比是6:1,而蘆蒿秸稈的最佳環模長徑比是5.5:1;水稻秸稈的最佳含水率是18%,蘆蒿秸稈的最佳含水率是16%。使得生物質燃料的成型速度最大、噸料耗電最小;成型燃料直徑越大,成型速度越容易提高,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秸稈顆粒機、
木屑顆粒機專業壓制生物質成型顆粒燃料。
同時,基于對以上實驗數據的分析,對成型設備進行結構優化,從而提高生物質成型設備工作的穩定性。主要是對壓輥和環模表面進行滲碳2mm,從而增加這兩個易損件的耐磨性;以及在成型室外的結構上開孔,使受熱形成的水蒸氣能及時的排出,不影響后續的原料成型。通過實驗驗證,易損件的工作壽命由改進前的1000噸增加到了現在5000噸:原料含水率的上限由原料的24%增加到了38%以上。
最后對成型燃料的燃燒特性進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成型燃料的燃燒優點以及原料含水率和灰分對燃燒性能的影響。通過分析對比不同含水率時的熱值變化,得出了含水率與熱值之間的具體關系;以及對灰分聚團的分析,得出了灰分對燃燒的影響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