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現有一條2 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回轉窯規格為Ø4.0mx60m,預分解系統為雙系列五級旋風預熱器及TDF分解爐,該線由天津水泥設計研究院設計。投產初期,在距窯口30~35m處結圈頻繁,從筒體掃描儀上觀察圈長約3m左右,較規則:停窯時入窯觀察,發現圈厚度達500~700mm,結構致密,分層并有白色結晶。回轉窯后結圈,使窯內通風不足,嚴重影響預分解窯熱工制度的穩定,降低了預分解窯運轉率,使煤耗、電耗、磚耗大幅度上升,經濟損失較大。為此我公司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從原料、燃料、操作等方面進行了逐一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基本上消除了結圈現象。
1 原因分析
1.1 CI-含量偏高
生料采用石灰石、砂巖、鐵粉和粉煤灰四組分配料,配料方案見表1。由表1可知,我廠采用的是適合大型新型干法回轉窯的“兩高一中”配料方案,即高硅率2.6±0.1.高鋁率1.6±0.1,中飽合比0.9±0.02。物料的耐火度高,與大型新型干法回轉窯火焰熱力強度的特點相適應。但我廠原料(特別是石灰石)中Cl含量偏高,達0.034%.遠遠超過0.015%的工藝要水。同時高于有害成分在窯內的循環富集,導致Cl-含量更高。大量的Cl-在窯內極易與堿結合,生成氯化鉀和氯化鈉(結圈中的白色晶體即是氯化物),大量氯化物的存在,一方面大大降低生料共熔溫度,使液相提前出現:另一方面,揮發分組分主要是氯化物,形成的熔體會在生料和耐火磚表面鋪展開來,形成結圈;再次,由于氯化物的存在,可促進硅方解石形成,在1180~1220C時出現液相。由上所述,我們認為Cl-含量過高是引起我廠回轉窯結圈的主要原因。
表1投產初期生料與熟料化學成分及率值一覽表
化學成分 |
率值 |
燒矢量 |
SiO2 |
AL2O3 |
Fe2O3 |
CaO |
MgO |
K2O |
Na2O |
SO3 |
Cl-1 |
KH |
n |
P |
35.35 |
23.75 |
3.2 |
1.94 |
42.12 |
1.53 |
0.35 |
0.11 |
0.101 |
0.034 |
0.94 |
2.68 |
1.65 |
0.26 |
21.70 |
5.14 |
3.21 |
64.30 |
2.35 |
0.54 |
0.17 |
0.189 |
0.052 |
0.90 |
2.60 |
1.60 |
表2窯尾煙氣有害氣體一覽表(%)
氣體成分
瀏覽次數 |
O2 |
CO |
CO2 |
SO2 |
NOX |
第一次 |
0.01 |
0.93 |
16.30 |
0 |
0.2 |
第二次 |
0 |
1.4 |
15.2 |
0.001 |
0.15 |
第三次 |
0.01 |
1.1 |
15.8 |
0.004 |
0.21 |
表3措施實施前后參數對照表
措施實施前(三個月) |
措施實施后(三個月) |
產量/(t/d) |
28d強度/MPa |
結圈次數/次 |
運轉率/% |
電耗/(KWH) |
煤耗(kg/t) |
磚耗 |
產量/(t/d) |
28d強度/MPa |
結圈次數/次 |
運轉率/% |
電耗/(KWH) |
煤耗(kg/t) |
磚耗 |
2300~2400 |
56~58 |
60 |
70 |
80 |
130 |
三個月過度帶燒成帶換磚 |
2600~2750 |
59~62 |
2 |
91 |
72 |
108 |
12個月未換磚 |
1.2煤粉水分含量高,窯內產生不完全燃燒
由于我廠原煤水分較高,投產初期,煤磨烘干效果不好,導致煤粉水分偏高,平均3%~4%.有時高達7%,煤粉不易著火,黑火頭較長,煤粉不完全燃燒,窯內出現還原氣氛。窯尾氣體成分分析見表2。在還原氣氛下,物料中Fe
20
3被還原成Fe0,形成低熔點化合物(FeO ·Si0
2),而FeO - Si0
2液相在11OO℃時能促進硅方解石的形成,而硅方解石在1180—1220℃時形成液相,使燒成帶液相提前出現,將未熔的物料黏結在一起,形成結圈。這也是造成我廠回轉窯結后圈的原因之一。
1.3喂料量與窯速不匹配
投產初期,喂料量與窯速不匹配,喂料量多,窯速慢,使物料在窯內停留時間較長,料層較厚,傳熱效率低,料與料,料與窯襯溫差大,為結圈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同時由于窯速慢,使物料中煤灰的摻入量增多,改變了熟料的三率值,也易引起結圈。
2采取措施
2.1 嚴格控制有害成分含量
加強進廠原料檢驗,采取高、低品位原料搭配制度,加強原、生料均化,保證人窯生料Ca0標準偏差≤±0.20%,有害成分R
20≤1.0%,Cl-≤0.015%,S/R
20<1,S<2.0%(燃料中S<3.5%)。
2.2采取措施,降低煤粉水分。
為提高煤粉質量,保證煤磨安全,對煤磨進行改造:(1)在入磨的熱風管道與篦冷機之間加沉降室,防止粉狀熟料進入磨機。(2)把磨機的進料螺旋加高2cm并打澆注料,防止煤粉沉積。(3)加強系統的密封,減少漏風。通過以上措施煤磨的入口濕度從230℃提高到260℃,磨機出口溫度從60℃提高到65℃,煤粉的水分在1%~1.5%左右,保證了煤粉在窯內的完全燃燒。
2.3安裝氣體分析儀,增強控制手段
在窯尾煙室和預熱器出口安裝氣體分析儀,嚴格控制窯尾煙室0
2含量2%~3%,CO含量<0.5%,如發現超標,立即查找原因并進行調整。
2.4嚴格執行薄料快轉制度
三班統一操作,嚴格執行薄料快轉制度,嚴禁慢窯大料、頂火逼燒。薄料快轉,使物料在窯內的翻滾次數增加,有利于熟料的燒成;窯內物料較薄,有利于窯內的通風;窯速較快,物料不容易黏附。為此,在正常產量時,我們把窯速由原來的3.3~3.5r/min提高到3.7~3.9r/min。另外,投料時在保證熟料燒成的前提下,盡量要快,我公司在窯保溫時,從投料到正常運轉大約用30min,避免了投料期間由于時間長、窯速慢,風、煤、料匹配不合理引起的結圈。
3效果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我廠結圈現象基本上消除了,熱工制度趨于穩定,回轉窯產、質量均超過設計指標,電耗、煤耗、磚耗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銷售球磨機、雷蒙磨、雷蒙磨粉機、雷蒙磨配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