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黃源縣貴庒村是個地處偏遠的貧困村,近年來在蔬菜村的幫助下,種起170畝甜玉米,并用玉米秸稈粉碎機二次利用玉米稈作食用菌原材料。蔬菜村黨支部書記梅小平介紹說,這樣做不僅可以節省食用菌成本,還增加了生態效益,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多級增值。
說起種植甜玉米,貴莊村84歲的項茂勤老人激動不已。“在蔬菜村的幫助下,今年我種了2畝超甜玉米,預計收入超過6000元。我這么大歲數了,賺錢從來沒有這么容易過。”貴莊村是云和縣海拔最高的行政村,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百姓增收困難。今年,蔬菜村作為該縣開展的“強村帶弱村,共建新農村”的強村之一,主動和貴莊村結成了共建幫扶對子。
蔬菜村人均土地很少,村民的種菜技術卻很精細,人均收入早就突破1萬元。自從和貴莊村結成“親家”后,梅小平就認真思索貴莊村的發展道路。他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到村里考察氣候、土地,根據當地農民的操作能力,決定引導他們種植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甜玉米。
“全村半數農戶都種上了甜玉米,每畝收入有3000元。而且種子、化肥、銷售都由蔬菜村包干,村民真是樂開了花。”貴莊村村委主任項光平說,今年僅玉米種植,全村增收就達50鄉萬元。
![秸稈粉碎機 秸稈粉碎機](http://sxktls.com/uploads/120930/1-120930162911333.jpg)
“種植甜玉米我還有另一個考慮。”喜歡鉆研農業科技的梅小平說,玉米秸稈一直作為下腳料直接還田,多年前他就潛心研究將粉碎的秸稈用于食用菌生產,但苦于粉碎機無處落實,一直無法推行。近年來,云和食用菌產業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發展其它替代物成為現實的需要。
梅小平四處尋找多快好省的粉碎機器,終于在全國食用菌會議上尋覓到線索。經實地考察后他馬上訂貨。
“我算了算,村里170畝甜玉米稈可代替12.75萬kg木屑,并且因為玉米秸稈含糖分較高,可以節約紅糖10010、麥麩5%。平均種植1畝玉米可為發展香菇、木耳生產節約成本300多元。”梅小平信心十足地表示。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
秸稈粉碎機、破碎機等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