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秸稈是農村一種寶貴的農業生物質資源。近年來,秸稈產量隨著糧食等農業主產品單位產量的不斷提高而迅速增加,但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秸稈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日趨弱化,大量剩余秸稈的處理成為農業生產中凸顯的『廿J題。同時,由于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民環保意識淡薄,造成了農戶大量焚燒秸稈、政府屢禁不止的局面。秸稈露天焚燒,既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又帶來了各種危害,已成為政府關心、社會熒注、輿論關切的熱點和難點。筆者在分析濱州市秸稈禁燒現狀及其成因的基礎上,對秸稈禁燒的對策作了初步探討,
秸稈顆粒機和
秸稈壓塊機可以完美解決農作物秸稈燃燒問題。
1、濱州市秸稈禁燒概述
1.1秸稈利用
濱州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糧食作物主產區,也是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市級城市之一。據2008年測算和抽樣凋查(表1),濱州市小麥、玉米和棉花是農作物秸稈產生的主要來源,播種面積達59.77萬hm
2,可收集的鮮秸稈數量總計為329.60萬t左右。而綜合利用的秸稈占總量的不足80%,機械化秸稈還田仍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在近幾年也有較快的發展。但從全市情況看,日前每年仍有20%左右即70多方t各種農作物秸稈被焚燒或廢棄,秸稈綜合利用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表1 2008年濱州市理論秸稈資源量與可收集資源量
作物 |
產量(萬t) |
播種面積(萬hm2) |
秸稈理論資源量(萬t) |
草谷比 |
收集系數 |
秸稈可收集量 |
小麥 |
21.60 |
136.53 |
163.51 |
1.20 |
0.64 |
104.01 |
玉米 |
24.69 |
139.41 |
186.95 |
1.34 |
0.85 |
158.93 |
棉花(籽粕) |
13.48 |
17.48(皮棉) |
72.90 |
1.70 |
0.91 |
66.66 |
合計 |
59.77 |
- |
- |
- |
- |
329.60 |
1.2秸稈利用方式日
濱州市農作物秸稈資源競爭性用途主要為直接還田、作為飼料過腹還田,用作燃料等,扣除還田和飼料、燃料消耗外,則2008年全市農作物秸稈可利用資源量為133.03萬t,約占可收集資源最的40.36%。
1.2.1直接還田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和微鼉元素,秸稈還田可以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提高耕地基礎地力。日前,小麥機槭收割面積約占總播種面積的95%,收獲后的小麥秸稈基本全部還田;玉米機械收獲面積占3096,機械收割后的秸稈60%經收割機直接打碎還田。少數倒伏小麥或聯合收割機難以進入的耕地邊角區域的小麥采用人工收割,占小麥總收割面積的5qv.玉米的人工收割面積占70%。全市約有40%的秸稈直接還田。
1.2.2作為生活燃料濱州市目前在經濟不太發達的農村,大部分棉花秸稈.部分玉米秸稈作為牛活燃料。
1.2.3廢棄及焚燒秸稈是一種傳統的生物質能,主要用于農村居民的生活用能和牲畜的粗飼料。但隨著農村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液化氣等商品能源在農村地Ⅸ的應用愈加廣泛,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直接用作燃料的秸稈越未越少。此外,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片,使秸稈作為肥源的用每減少,不少秸稈被棄置于田頭、路邊、村前和屋后,閑置廢棄,或被付之一炬,嚴蕈污染環境.影響1: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
1,3秸稈禁燒工作情況
為全面掌握濱州市農作物秸稈資源和利用現狀,實現秸稈資源化、商品化,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農民增收以及農村節能減排。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和《關于印發山東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丁作方案的通知》.濱州市農業局組織全市6縣2區進行了秸稈資源調查和評價工作。通過此次調查摸清了濱州市秸稈資源總量和分布狀況,為進一步搞好秸稈資源綜合利用,解決由于秸軒廢棄和違規焚燒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稈收集體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建市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該市非常重視秸稈禁燒工作,采了“堵疏結合”的方式,積極推廣秸稈綜合利用T程.探索出了秸稈還田lH、秸稈氣化、秸稈青貯日、秸稈發電以及秸稈編制等綜合利用模式,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逐年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秸稈焚燒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1.3.1政府離度重視成立了秸稈禁饒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于秸稈禁燒的文件.發布秸稈禁燒通告,與各縣區簽訂責任書,做到目標、措施、人員“i落實”。實行了秸稈禁燒通報制,對存在秸稈露天焚燒問題的縣區和鄉鎮,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通報: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或被省政府通報的,要追究相關縣區和鄉鎮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1.3.2強化監督檢查濱州市政府成立了專門的巡差隊伍,分別南農業、環保、公安農機等部門牽頭,實行24 h 4fHI斷巡查,發現『HJ題及時處理+做到“有煙必查、有火必滅、有灰必罰”。各縣D(也都根據各自實際,組織縣、鄉兩級千部,深入各鄉鎮、村,指導基層搞好秸稈禁燒下作,組織鄉鎮、村黨員干部,實行“人盯人、人盯地”的辦法,將禁燒任務分解落文到每一名干部和每一塊地片。并強化監督檢查,保證了秸稈禁gT作的順利開展。
2、秸稈禁燒工作存在問題及成因
雖然濱州市的秸稈禁燒T.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露天焚燒秸稈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造成秸稈焚燒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2.1 秸稈不再是農村主要燃料
濱州市黃河以南縣區經濟相對發達,農民年均純收入遠遠高于黃河以北Ⅸ域,加E多年來液化氣、電、煤等民用燃料的迅速推廣和普及,農村燃料結構明顯改變,原來是主要燃料的秸稈,已被逐步棄用。而秸稈的產生量呈增多趨勢,導致部分農戶一燒了之。
2.2影響小麥播種
目前,玉米機械收獲已普及,玉米秸稈也采取了就地粉碎、直接還田的方式。但由于采用的旋耕犁半徑僅為12 cm.實際耕地深度只能達到7 cm左右,加卜部分秸稈粉碎不徹底,秸稈和土壤很難混合均勻.造成土壤空隙過大.直接影響小麥的播種和發芽。
2.3耕作方式不適合直接還田
部分D(域實行小麥和玉米套種的方式。玉米收獲后,若采用直接還田的方式,就會造成田埂上沒有秸稈,全部秸稈均散落在原來種植小麥的洼地內,致使秸稈分布嚴重不均勻,導致耕地和播種成本增加,農民很難接受。
2.4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力度低
目前,青曠是濱州市玉米秸稈主要的綜合利用途徑,對時間要求比較嚴格,收購點的輻射半徑也非常有限,其利用數量只能占產生量的很少一部分。其他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秸稈發電由于其體積大,運輸成本高,加上爐內燃燒溫度達不到要求等原因,當地的生物質發電企業很少用作燃料。此外,秸稈氣化、同化等產業缺乏,也A接影響r綜合利用。
3、濱州市秸稈禁燒的對策與建議
秸稈禁燒要實現零火點的}j標,單靠“禁”很難實現,必須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雙管齊下,才能實現禁燒的日標。
3.1 加大綜合利用工作力度
從實際出發,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扶持和先進技術的推廣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轉化利用玉米秸稈,認真落實機械補貼政策,支持發展農作物聯合收獲、深耕或免耕還田、秸稈化化、秸稈儲存運輸等全程機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稈綜合利用體系,提高秸稈商品價值。加快發展食草牲畜養殖,帶動秸稈青貯和千貯。加快實施秸稈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努力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3.2加強輿論宣傳.嚴查焚燒行為
一方面,秸稈焚燒在一定程度上是農民環境意識不高造成的。這就要求政府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明白秸稈焚燒的危害,將秸稈禁燒變成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嚴格查處違法行為,嚴肅依法查處露大焚燒秸稈的行為,并追究縣區,鄉鎮主要領導的責任。
3.3增加財政投入.改變耕作方式
政府應逐步增加財政投入,對大功率農機進行補貼,對不焚燒秸稈的農戶予以獎勵。推廣深耕、深翻方式,徹底解決影響小麥播種問題。積極推廣機械免耕播種技術、秸稈覆蓋保護土壤技術,農機農藝結合技術,降低秸稈綜合利用成本,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3.4開展科技攻關.擴大秸稈工業化利用量
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引進、推廣秸稈工業化利用技術,重點發展秸稈建材、秸稈飼料、秸稈肥料、秸稈氣化和秸稈發電等產業,拓寬秸稈工業化利用渠道,延伸秸稈產業鏈條,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益。
4、結語
秸稈資源是一把雙刃劍,用則利、棄則害。目前,濱州市農民的環保意識仍較淡薄,政府查禁力度仍不夠,需趨利避害,用好秸稈資源這把雙刃劍至關重要。
如果把農作物秸稈集中回收然后經過
秸稈粉碎機粉碎,再次經過顆粒機、飼料顆粒機、秸稈壓塊機壓制成生物質燃料飼料顆粒,那么其的價值將大大的增加,而且利用農作物秸稈壓制成的生物質顆粒燃料,是一種新能源,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