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層工作面采高低,要求采煤機機身矮,卻要有足夠的功率,通常功率不應低于100~ 200 kW,機身盡可能短,以適應煤層的波狀起伏,要有足夠的過煤和過機空間高度,盡可能實現工作面不用人工切口進刀,有較強破巖過地質構造能力,結構簡單、可靠,便于維護和安裝。根據這些要求,薄煤層采煤機分為騎
輸送機式和爬底板式兩類。騎輸送機式采煤機有輸送機機槽支承和導向見圖l(a),只能用于開采厚度大于0.8~0.9 m煤層,因為當電動機功率為100 kW時,其高度^=350 mm,過煤空間高度E≥160—200 mm,過機空間富裕高度為r≥90—200 mm,輸送機中部槽高度為180—200 ram,因此最小高度為0.8m。
爬底板式采煤機機身位于滾筒開出的機道內見圖1(b),機面高度低,當采高相同時,與騎輸送機式相比,過煤空間高,電機功率可以增大,具有較大生產能力,并且工作面過風斷面大、工作安全,可用于開采0.6—0.8 m的薄煤層。薄煤層采煤機的滾筒轉向是正向對滾的,即左滾筒用右螺旋葉片,并順時針旋轉;右滾筒則相反。其目的是防止搖臂擋煤,提高裝煤效果。爬底板式采煤機前滾筒割底煤,以便于機身通過;后滾筒割頂煤,因煤量少,可用輸送機鏟煤板裝煤。
薄煤層工作面礦壓顯現相對緩和,故支架工作阻力和初撐力相對較低;支架在最低狀態時,必須保證頂梁下面有高400 mm、寬600 mm的人行道;支架調高范圍大,伸縮比要達到2.5~3.0左右;頂梁和底座的厚度小,但應有足夠強度,并且底座一般為分體式結構,便于排矸;為減小控頂距,一般為滯后支護式;通常為單向或雙向鄰架控制,以保證安全,減小勞動強度。薄煤層工作面一般使用輕型、邊雙鏈、矮機身、可彎曲刮板輸送機。
無論是騎輸送機式還是爬底板式采煤機,均要保持機采面“三股道”(即人行道,輸送機道和割煤道)及控頂距,最大限度地縮小控頂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