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是濕磨干燒工藝,采用電石渣配料,在料漿庫配好的含水56%的電石渣漿生料用渣漿泵送到真空吸濾機,經吸濾后生成含水40%左右的濾餅,生料濾餅在烘干
破碎機內與從窯尾引入的熱風進行充分的熱交換,通過錘頭進行破碎,成為0.08mm篩余54%、含水量約2%的入窯生料粉。
錘式烘干破碎機原配錘頭運轉周期短,拆裝困難,熟料單耗過高,約6.5元/t。由于采購成本過高,于是我們采用45鋼自制錘頭,熟料單耗達到了2.1元,t,但運轉周期短、難拆卸的缺點依然存在,綜合經濟性能也較差。為此,又采用了雙合金錘頭,基體采用普通鋼材,工作部分采用耐磨的馬氏體鋼,由于制作工藝方面的特點,雙合金錘頭在工作中冷熱交替,兩種合金收縮比不同造成分離,產生更大的危害,在這種工況下并不適合。
綜合前述經驗,我們重新從材料方面人手,選用了ZG35Cr24N17S1N合金,雖然錘頭單價要比原來高很多,但因為其耐磨性能優異,可以長期運轉,熟料平均單耗只有1.15元/t。另外,在生產中發現:位于錘盤兩側的錘頭磨損快,處在錘軸中間的基本沒有磨損,但更換任一磨損的錘頭,都需要將錘軸取出,全部錘頭拆下,費時費力。因此,我們對錘頭結構進行改進,改整體式為分體可拆卸式,如圖1所示。采用這種結構,不但可以有選擇地更換磨損的錘頭,也減少了更換時間和人力。據測算,更換一套錘頭原來需要5人72h,現在3人24h即可,如果只換磨損的錘頭現在只需要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