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在秸稈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但現有處理工藝和設備大都只適用于就地處理、就地飼喂的散狀秸稈產品。 而散狀秸稈飼料容重小、松散、貯運困難,難以形成商品。1989年以來研究開發了秸稈壓塊機成套設備,旨在實現秸稈飼料生產工廠化,并且把秸稈化學處理和成形加工技術結合起來,實現技術產業化過程。
一、主要用途和工藝流程
秸稈壓塊機成套設備主要用途是:秸稈等低值粗飼料復合化學處理壓粒、壓塊;苜蓿等優質牧草壓粒壓塊;在粗飼料中加入部分精料及礦物質元素、 維生素,壓制草食家畜全日糧草塊或草顆粒。
二、工藝條件及其分析
1、秸稈的粉碎
秸稈粗粉碎或切碎的粒度必須符合瘤胃的生理要求和秸稈壓塊機壓塊的工藝要求。前蘇聯標準規定壓草顆粒的草長不大于5毫米,壓草塊的草長10毫米~30毫米。英國李斯特公司生產的
秸稈顆粒機,壓制草顆粒時,要求粉碎草粉所用篩片的篩孔直徑不超過4.8毫米。法國普羅米爾公司生產的草顆粒成套設備,采用篩孔直徑10毫米的錘片式
秸稈粉碎機粉碎經干燥的牧草(裝有三排定刀), 試驗表明:壓制直徑10毫米牧草及秸稈顆粒時,粉碎長度以不超過5毫米為宜,粉碎機篩片篩孔以5毫米~10毫米為宜。壓制草塊(直徑30毫米×32毫米×32毫米)時,篩孔直徑應為10毫米~15毫米。若粉碎秸稈長度超過壓粒壓塊工藝要求的范圍, 較長的秸稈將在環模腔內被碾碎,壓制每噸顆;虿輭K的電耗將顯著增加。
2、秸稈的含水率和水的添加量
在粉碎秸稈表面加少量的水可促使秸稈產生粘性,提高草顆粒草塊的成形率和堅實度。德國卡爾公司制造的堿化小麥秸稈壓粒成套設備,要求秸稈含水率為12%,成品顆粒含水率小于14%。為有利于成形,應在粉碎秸稈中添加水份5%,要求秸稈含水率為12%~15%。壓制不同作物秸稈,要求添加水分亦不相同。待壓麥秸稈含水率為18%~20%,而待壓稻草含水率20%以上成形率尚可。
3、化學處理劑、粘結劑及精料添加對秸稈顆粒質量的影響
試驗表明,用尿素和石灰處理秸稈可以大幅度提高秸稈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并有效地防止秸稈在處理過程中常出現的發霉。 用尿素和石灰處理秸稈壓塊出機后,其消化率就可以提高到50%以上,如果出機后密封1天~2天, 進行后處理,消化率可提高12%。 石灰(4%~5%)和尿素(2.5%~3%)同時使用,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對秸稈的成形也是有利的,在添加5%石灰的條件下,不必加膨潤土。在秸稈壓塊機作業時,為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率, 需添加有粘性的物料,如糖蜜(>10%)、膨潤土(2%~3%)。 據資料介紹,顆粒飼料里秸稈最適宜含量為50%~60%,最多75%~80%。粉碎秸稈添加精料,不僅提高了秸稈顆粒飼料的營養價值, 而且顆粒的成形率堅實度得到顯著改善,并提高了生產率。
三、結論
應用成套設備可完成秸稈壓塊機工廠化生產。秸稈顆粒和草塊密度為0.6噸/立方米~1噸/立方米,便于貯運。若進行復合化學處理秸稈壓塊機,可顯著提高飼料的消化率。 秸稈粉碎長度,水、化學處理劑和精料的添加量對成品的密度、 堅實度有顯著影響,在適當的工藝條件下,壓粒壓塊機才可能有較好的工藝可靠性。 環模轉速、內徑、?仔螤詈蜕疃染鶎悍蹓簤K機性能有顯著影響。 秸稈壓塊機環模以采用較大內徑和內錐形方孔為宜。所用壓粒壓塊機(環模內徑430毫米,主電機功率45千瓦)環模轉速降至95轉/分時,能順利壓制直徑10 毫米秸稈顆粒,生產率0.5噸/小時~1噸/小時。
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秸稈壓塊機是壓制塊狀顆粒飼料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