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秸稈顆粒機顆粒飼料生產(chǎn)過程中,影響其硬度的主要因素是:(l)飼料粉料混合的均勻度:飼料粉料混合不均,不僅影響顆粒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同時也影響顆粒硬度,使顆粒軟硬不均一。一般來說,粉碎后的原料在飼料混合機中混合的時間為l0min - 15min時可達最佳均勻狀態(tài),少于這個時間混合不充分,時間過長,一些較重的原料容易沉到底層造成混合不均。(2)原料的粉碎粒度:對于小型干進干出型秸稈顆粒機,由于缺少大型蒸汽型秸稈顆粒機那樣的高溫蒸汽熟化功能,物料的熟化僅僅依靠機械擠壓時溫度(75℃- 90℃)作用,因而是十分有限的,這就要求原料的粉碎粒度要足夠的小,使物料熟化的速率適合制粒要求,這樣壓出的顆粒粘結(jié)性好、穩(wěn)定性高。一般來說,原料粉碎的篩子以不大于1.0為宜。(3)粉料的容重:容重大的粉料比容重小的粉料更便于制粒,有資料表明,當(dāng)粉料容重大于550kg/m3時制粒性能好,而小于550kg/m3時制粒性能下降。(4)粉料含水量:一般南方地區(qū)由天然飼料所配制成的全價粉料含水量約為15%- 18%,最適合該型干進干出型秸稈顆粒機制粒要求,出料流暢,顆粒硬度好。含水量過低(<10%),出料速度慢,料粒表面易產(chǎn)生裂紋;含水量過高(>23%),壓制的顆粒硬度差。但有時需要特殊的實驗用飼料,加入過量的油脂或其他液體,這時做出的顆粒料硬度差些,需經(jīng)烘烤以提高硬度。烘烤時要注意掌握最終成品含水量,烘得過干或烘烤不夠均影響其硬度,一般對嚙齒類實驗動物來說,烘烤后成品顆粒的含水量以5%-8%為宜。(5)原料中淀粉含量:原料中谷類淀粉在高溫和含有一定水分時受熱糊化,有利于制粒生產(chǎn)率的提高,且顆粒質(zhì)量好,所以,配制全價料在不影響營養(yǎng)成份的前提下,盡量多選用淀粉含量高,價格又相對便宜的原料,如玉米、小麥、次粉等。(6)其他營養(yǎng)成份對顆粒硬度的影響:原料中蛋白質(zhì)含量高,則容重大,受熱變性后可塑性大,粘性增加,顆粒質(zhì)量好;適量的脂肪有利于減小物料通過?椎哪ゲ磷枇Γ子诔尚螇撼,且對壓模磨損小、能耗低,但脂肪含量過高時顆粒變軟易碎、難以貯存,油脂的添加量應(yīng)小于3%,大于3%則制出顆粒需烘烤,為省略烘烤可將油脂于制粒后在顆粒表面噴涂;纖維能提高物料通過?椎淖枇Χ玫捷^硬的顆粒,但纖維含量過高,由于粘結(jié)性降低而影響顆粒的硬度和成形率,產(chǎn)量降低,機械磨損增大,粗纖維含量應(yīng)小于18%。(7)-些添加物對顆粒硬度的影響:適量的沸石粉、膨潤土等具有粘結(jié)作用,能提高顆粒硬度和表面光潔度,但不可添加太多;熱敏性成份(如脫脂乳、白糖、乳糖或乳清粉等)受熱后可起粘結(jié)劑的作用,使顆粒硬度提高,粉化率降低,但不可過量添加,否則容易焦化,嚴重時引起?锥氯绊懼屏。
相關(guān)顆粒機秸稈壓塊機產(chǎn)品:
1、
秸稈顆粒機
2、
木屑顆粒機
3、
秸稈壓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