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題的提出
太原選煤廠是1座年入洗300萬t的中央型選煤廠,生產工藝為跳汰一浮選聯合流程,2000年10月建成尾煤壓濾車間,使用2臺板框壓濾機回收煤泥,該系統運行基本正常。不足之處是:壓濾機濾餅雖經機下溜槽內橫隔條初步破碎,但部分濾餅體積仍較大(400mm×400mm),在其運輸過程中,經常堵塞溜槽及混煤車倉倉口,而且在后續混煤脫水作業中,因其塊度大,難以脫水,使混煤產品水分偏高,給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為解決濾餅過大問題,該廠嘗試使用多種方法:
1)增加壓濾機下溜槽內破碎用橫隔條,減小其間距,造成濾餅堆積、堵塞溜槽。
2)使用目前技術較成熟的煤泥碎干系統,新增設備多,投資較大,且現在沒有足夠的安裝空間;
3)使用煤泥
破碎機。目前有些選煤廠雖有使用,但效果均不理想。該種破碎機多為單、雙齒輥長齒破碎機,因破碎機齒間空隙易被煤泥填滿面失去破碎作用,經常需要清理,維護量大。
以上各種方法均不能滿足現場使用要求。該廠技術人員參考煤用破碎機的相關資料,結合本廠的安裝、使用環境,設計了一種煤泥濾餅破碎機。
2、設備的設計思路及工作原理
2.1煤用破碎機的常見類型
煤用破碎機的類型較多.使用時按物料的物理性質、粒度、生產量、用途等進行選擇。常用的破碎機有:
1)破碎堅硬、脆性物料的破碎機:顎式破碎機、旋回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光面或槽型齒面的輥式破碎機等。
2)破碎軟質或中硬物料的破碎機:錘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齒面輥式破碎機等。
在我國的選煤廠,齒輥式破碎機以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特點得到較廣泛的應用,齒輥式破碎機按照破碎輥的數目分為:單輥破碎機、雙輥破碎機和多輥破碎機。以上破碎機多用于破碎塊煤,用于煤泥濾餅的破碎很少,且相關理論研究也不深入。
2.2設計思路
破碎的物料(濾餅)特點:硬度小,水分大,容易黏連。在不烘干條件下,使用機械將濾餅破碎成小塊,塊度約150 mm×150 mm以下。破碎機安裝于濾餅轉載溜槽下端,要有足夠的落差;設備機械性能可靠,結構簡單,不易發生煤泥堵塞或黏附到機體上的現象,如有堵塞,也易于清理,容易維護檢修。
2.3結構及工作原理
濾餅破碎機的結構借鑒雙齒輥破碎機的結構形式,結構見圖1,破碎機由2臺電電機分別通過三角帶帶動減速器驅動2根主傳動軸,2根主傳動軸上焊接反向的螺旋破碎葉片。破碎時,濾餅從高處落下,現場落差為3m,被高速相向轉動的葉片依靠沖擊剪切和沖擊拉伸的作用,使物料在與葉片的接觸處斷裂,并從葉片之間與側壁間排出。
2.4設計中的幾點事項
1)破碎葉片。分別為2組左旋和右旋的螺旋葉片,其間隙為連接彎曲空腔,不易黏掛煤泥。葉片表面經去銹拋光,光滑不易黏料;葉片厚度為1.5 m~2.0 m,有一定的鋼度,可防止大塊濾餅沖擊而變形。由于濾餅的硬度很小,葉片的材質選用普通的Q235鋼。葉片的螺距為150mm,保證破碎粒度在150mm以下,滿足后續工藝要求;葉片轉速初步確定為1r/min,可通過改變皮帶輪的直徑來改變轉速。如須調整破碎塊度,只須更換螺距不同的葉片即可;
2)傳動形式。2組破碎葉片有2套獨立的驅動裝置,使2組破碎葉片各自獨立的工作。因為濾餅運輸距離較遠,且沒有封閉,不可避免有雜物進入。這種傳動形式可減少振動,有助于保護電機。2臺電機分別布置于設備的兩側,保留了足夠的檢修空間;
3)機體結構。破碎機的機體外殼大于人料溜槽,不直接受力,各部件均用螺栓聯接,容易拆卸,利于更換破碎葉片及清理破碎葉片間隙的積煤;
4)輔助措施。在破碎機上的溜槽側壁開500mm×400 mm的檢查門,用于處理溜槽堵塞和破碎機被濾餅壓住的事故。
3、結論
該濾餅破碎機于2001年11月安裝,至今運行狀況良好,沒有出現大的故障,破碎后的濾餅基本達到150 mm×150 mm以下,大大減少了煤泥堵塞溜槽和混煤倉口的現象,其脫水效果也得到提高,混煤水分降低了2%。由于是非專業人員設計,相關參考資料缺乏,該設備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部分濾餅破碎后塊度較大;
2)破碎葉片間黏帶煤泥,須定期清理。
通過提高葉片轉速,加大破碎葉片光滑度(葉片可由不銹鋼制作),減少葉片間距等辦法解決。
相關礦山機械設備:
1、
圓錐破碎機
2、
雷蒙磨粉機
3、
顎式破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