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蟲源
黃粉蟲幼蟲購自沈陽花鳥市場。在室內(25±1)℃、相對濕度70%~80%條件下人工飼養3代后用于試驗。
1.2試驗方法
1.2.1飼料配方以麥麩、豆腐渣、稻殼、漢蝦粉作為主要成分,設置8種飼料配方(表1)。配制方法:挑取8~lO日齡的黃粉蟲幼蟲,微波干燥法干燥,用粉碎機粉碎制成漢蝦粉,豆腐渣在60℃的烘箱中烘干,麥麩和稻殼在60℃下消毒滅菌,按表1配方稱取相應原料,混勻。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23/1-13012315034b28.jpg)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顆粒機、飼料顆粒機、秸稈壓塊機是養殖戶們不錯的選擇。
1.2.2飼養方法8種飼料配方即8個處理,3次重復。將剛孵化不超過24 h的黃粉蟲幼蟲用毛筆移入直徑為15 cm的培養皿中,以不同配方飼料飼養,每100頭,飼料10 g,3d更換1次 飼料,并清理蟲糞,每天添加等量新鮮的青飼料(白菜),用于補充水分。每天早上8點觀察黃粉蟲幼蟲生長情況.30 d后每10 d從各處理中隨機抽取20頭稱幼蟲體重并記錄,計算幼蟲的增長速率;記錄每條幼蟲從孵化到化蛹所經歷的時間,計算幼蟲的平均歷期;幼蟲化蛹后當日取出蛹,記錄每個處理化蛹的總蟲數并稱蛹的體重,計算化蛹率。飼養條件為(25±1)℃,相對濕度70%~80%。
1.3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偏差表示。利用單因素隨機試驗方差分析及新復極差多重比較的生物統計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飼料配方對黃粉蟲幼蟲體重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飼養初期(1~30 d)幼蟲體重增長緩慢,50 d后增長迅速.60 d后又變緩。其中添加漢蝦粉飼料(5、6、7、8)飼養的幼蟲體重在60~70 d時是不加漢蝦粉飼料(1、2、3、4)飼養的幼蟲體重的2~3倍。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23/1-1301231504225A.jpg)
由表2可知,添加漢蝦粉飼料(5、6、7、8)飼養的幼蟲與不添加漢蝦粉飼料(1、2、3、4)飼養的幼蟲日增長速率有顯著差異。在前60d,添加漢蝦粉飼料飼養的黃粉蟲幼蟲的日增長速率大于不添加漢蝦粉的飼料飼養,但在61~70d時,這一情況剛好相反。原因是60 d后添加漢蝦粉飼料飼養的黃粉蟲幼蟲已經達到了最大齡期,開始不食不動準備化蛹,而不添加漢蝦粉飼料飼養的黃粉蟲幼蟲此時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23/1-13012315045D94.jpg)
2.2不同飼料配方對黃粉蟲幼蟲歷期的影響
從表3可知,添加漢蝦粉飼料(5、6、7、8)飼養的幼蟲發育歷期較不添加漢蝦粉飼料(1、2、3、4)明顯縮短。飼料5、6、7、8飼養的幼蟲的平均發育歷期差異不顯著,而飼料1、2、3、4處理間差異顯著。從總體上看,飼料8飼養的幼蟲平均發育歷期最短,僅為86.07 d,飼料3飼養的幼蟲平均發育歷期最長,為125. 37 d,兩者相差39.3 d。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23/1-130123150609E0.jpg)
2.3 不同飼料配方對黃粉蟲幼蟲化蛹率及蛹重的影響
由表4可知,用添加漢蝦粉飼料(5、6、7、8)飼養的幼蟲化蛹后蛹重均顯著高于不添加漢蝦粉飼料(1、2、3、4)飼養的蛹重。通過對飼料5、6、7、8的比較可以看出,飼料8飼養的幼蟲化蛹后蛹的重量最大,顯著高于飼料5、7,與飼料6的蛹重差異不顯著,飼料5、6、7間的蛹重差異也不顯著。不添加漢蝦粉的飼料l、2、3、4間在蛹重上有差異,其中飼料4的蛹重較大,顯著高于飼料1、3,與飼料2的蛹重差異不顯著,飼料l、2、3間的蛹重差異不顯著。在化蛹率上可以看出,用飼料8飼養的幼蟲,化蛹率最高(92.25%),其次是飼料6(91.37%),用飼料3飼養的幼蟲化蛹率最低(83.41%),顯著低于飼料8,但與其他各飼料之間差異不顯著。整體來說,不同飼料對黃粉蟲幼蟲化蛹率影響不如對蛹體重影響顯著。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 顆粒機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23/1-130123150645O7.jpg)
3、討論
有關飼養溫度、相對濕度、蟲糞篩選頻率、飼養密度等對黃粉蟲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已有報道,但有關不同飼料對黃粉蟲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報道甚少,因此本試驗選用麥麩、豆腐渣、稻殼、漢蝦粉作為人工飼料配方的主要營養成分,配制成8種飼料飼養黃粉蟲幼蟲,從而比較不同飼料配方對黃粉蟲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8種飼料配方對黃粉蟲幼蟲化蛹率影響不明顯,但對幼蟲增重、蛹體重和幼蟲發育歷期影響顯著。其中以添加漢蝦粉飼料飼養的黃粉蟲幼蟲各體重增加較快,尤其是飼料8;添加漢蝦粉的飼料平均蛹重也較高,與其他組差異顯著。分析原因可能是飼料中營養成分不同所致,資料表明漢蝦粉中蛋白質含量為46.8%,甚至高于大豆中蛋白質的含量,脂肪含量為36.8%,并且漢蝦粉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滿足黃粉蟲生長過程中對多種營養元素的需求。麥麩和稻殼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營養成分單一,豆腐渣中雖然含有大量的粗脂肪和蛋白質,但維生素及氮和磷的含量很少,因此將3種飼料按比例混合后比單一飼料飼養的效果好。8種飼料中以飼料8(3 g麥麩+3 g豆腐渣+3 g稻殼+1 g漢蝦粉)飼養效果最好。因50日齡前添加漢蝦粉對黃粉蟲幼蟲的增重不是很明顯,考慮到飼養成本,在實際生產中可以在飼養50日后添加漢蝦粉,但最佳添加量尚有待進一步研究。添加漢蝦粉對次代黃粉蟲生活力、增重及存活率等指標的影響亦須進一步研究。另外,豆腐渣極易發霉,應將豆腐渣烘干后保存。在飼養過程中也要注意飼料濕度的控制,以防黃粉蟲幼蟲受到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