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前農民焚燒秸稈的主要原因
1.1 秸稈處置途徑減少
過去秸稈的主要用途是作為飼料過腹還田、生活用燃料或者堆悶漚肥,而現在這些用途巨減:一是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機械化程度提高,農業生產逐步實現以機代牛,靠牲畜過腹還田的量相應減少;二是由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秸稈作燃料的量也大幅減少;三是當前農作物的產量完全依賴化肥作支撐,幾乎不用此類有機肥,即使需要作為肥料,還要騰出場地堆放、花費人力收集,到最后往往隨著日曬風吹雨淋四處散落污染環境。因此秸稈成了累贅,農民一般付之一炬。其中在荊門油菜秸稈的問題尤為突出。
農作物秸稈其實經過回收后可以再次經過秸稈顆粒機、秸稈壓塊機壓制成生物質顆粒燃料飼料等,這樣不僅做到的秸稈綜合利用,而且還可以使老板姓增收。
1.2落后的傳統耕作方式根深蒂固
![秸稈顆粒機壓制的玉米秸稈顆粒燃料飼料 玉米秸稈生物質顆粒燃料](http://sxktls.com/uploads/120926/1-120926200409531.jpg)
1.3秸稈機械粉碎還田使生產成本增加
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技術是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機械將秸稈粉碎翻埋入田,達到改善土壤、培肥地力、保墑增效,避免秸稈因焚燒污染環境的機械化技術。但是由于該技術在應用上作業成本增加,因此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一方面,農民要額外增加購置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機械收割過程中,給收割機加裝粉碎機明顯增加了作業負荷,一般機手不愿意安裝,即使安裝了也往往采取留高樁的辦法降低作業負荷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導致收割后田間殘留的秸稈過長,翻耕入田時深埋效果差,考慮到秸稈對下茬作物耕種帶來的麻煩,往往一燒了之。
1.4重堵輕疏.對新型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培訓力度不夠
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關于禁燒秸稈的文件鋪天蓋地,不可謂不重視.2008年始荊門市多次召開禁止焚燒秸稈的動員大會,并通過簽定責任狀的形式逐級簽到農戶,但是每到收獲季節,秸稈焚燒有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堵輕疏,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技術推廣和培訓力度不夠,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認識問題并使之掌握先進的農機化新技術,其表現是一方面由于農機推廣經費不足,相關的技術培訓尚未能大范圍鋪開;另一方面,政府對應用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缺乏必要的補貼和鼓勵措施。
2、主要對策措施
2.1 加大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宣傳力度
![秸稈壓塊機機壓制的木屑塊狀燃料 木屑塊狀生物質顆粒燃料](http://sxktls.com/uploads/120919/1-120919160059D8.jpg)
2.2加強農民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培訓工作
一方面在技術上提供切實可行的秸稈綜合利用的方法,秸稈的綜合利用在國內外方法很多,諸如粉碎還田、造粒作飼料乃至炭化汽化作燃料等等,但就荊門市而言,通過幾年的研究試驗表明,最現實、最經濟實用的技術還是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技術,我們要從保護環境、節水增肥.穩定土壤生化性狀,保持土壤可重復利用的思路出發,試驗示范秸稈粉碎機、旋耕埋草機等保護性耕作機械,組織廣大機手通過現場觀摩、實際操作、技術培訓等辦法,讓廣大農民掌握各種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
2.3堵疏并舉,打開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
秸稈焚燒問題,必要的行政手段是不能忽視的,但是僅僅靠行政手段去禁止是行不通的。這幾年差強人意的禁燒效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在堵的同時必須給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處置辦法,這就要求我們科學合理地疏導。在廣泛宣傳和技術培訓的基礎上,我們要采取鼓勵引導的辦法,一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對于購買秸稈粉碎機。旋耕埋草機等保護性耕作機械的農戶按國家購機補貼政策給予資金補貼,另一方面對于積極使用這些技術的農戶要給予燃油補貼,并對其在購買新型農機上給予優先扶持的獎勵政策,以提高廣大農民采用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積極性。
通過采取這樣一系列的措施.當秸稈機械粉碎還田等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我們相信,秸稈焚燒的問題終將成為歷史。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主要生產和銷售秸稈顆粒機、秸稈壓塊機等生物質燃料飼料成型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