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運輸前的準備工作很必要
1.要認真體檢待運兔:所選兔必須符合該品種特征,生長發育良好,年齡在3個月以上,體重1千克以上,低于1千克的幼兔成活率低。要剔除病、弱、殘兔,按規定事先進行疫苗預防注射和驅蟲。 2.嚴格消毒運輸工具和場地:為防止疾病的傳播,保證兔子生活在健康衛生的環境里,引種前要用甲醛與高錳酸鉀將兔舍、籠具和運輸車進行徹底消毒。運輸工具要做安全檢查,保證籠子結實,帶病車不上路。
5.選好引種季節:一般以春秋季為宜,冬季也可,但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兔子耐寒不耐熱,所以一定要避開酷暑炎熱的夏季。
(三)運輸中的護理工作很需要
1.種兔不能喂得過飽:運輸時間在24小時之內的,裝運前要喂飽、吃好、飲足水;運輸時間超過24小時的,途中要飼喂適量的飼料.以防掉膘。飼料要用引進場的,且以青綠飼料為主,精料為輔,切忌喂得過飽。
2.每籠裝兔不能擁擠:運輸時要一兔一籠,運輸密度一般為每只兔占0.05~0.08米2,籠內要有1/4的活動空間,且公母兔要分開,并保持籠內通風良好。
3.勤檢查兔群:運輸中要每隔4~6小時檢查1次,嚴防兔只擁擠造成的踏傷和踩死,發現異常兔子
及時隔離。
(四)運輸后的適應工作很重要
1.先休息,后喂料:種兔到家后,及時取出放在已消毒的兔籠內。先讓其安靜地休息1~2小時,再給予充足清潔的溫開水,在飲水中放些葡萄糖或加適量的麥麩、食鹽和紅糖。隔1小時左右再喂飼料,應仍喂給原引種場的飼料。
2.定量定時飼喂,逐漸調整飼料:經過長途運輸,兔多處于饑餓狀態,為了防止傷食,要采取定時定量、逐漸增加供應量的飼喂方式。注意不要立即更換飼料,最好用原料喂養7~ 10天后,再逐漸換料。一般前4天每天每只供給量為50克、80克、100克、125克,第5天可恢復到原來的供食量,7~10天后,再逐步改換新飼料。每天早、中、晚要定時飼喂。
3.搞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新引進的種兔要隔離飼養半月左右,確認無病方可與原兔群合養。待兔群穩定后,對尚未注射疫苗的要及對補注。同時,為及早預防由于引種搬遷、環境改變、飼料配方改變等應激反應引起的疾病,提高種兔的抵抗能力,在飼料中應加入適量的多維素、B族維生素、磺胺二甲嘧啶、氯苯胍等藥物。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銷售的飼料顆粒機、秸稈顆粒機專業生產兔子飼料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