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每年大約產生小麥秸稈80萬噸,玉米秸稈70萬噸,其它秸稈40萬噸,總秸稈量大約有190萬噸,發展秸稈經濟具備良好的資源條件。發展秸稈經濟,一要加快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使秸稈變害為寶。二要認真學習和總結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秸稈覆蓋免耕、秸稈還田、秸稈青貯、秸稈固化(利用秸稈壓塊機或者秸稈顆粒機等生物質成型機械設備加工而成)秸稈顆粒飼料加工、秸稈氣化、秸稈栽培食用菌、秸稈有機肥加工、秸稈工業品加工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培植秸稈顆粒飼料加工、秸稈青貯養殖、秸稈還田作業等生產、經營企業和經營服務大戶,進一步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促進秸稈經濟的發展,使秸稈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力爭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秸稈綜合利用率由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80%左右。每年可為農民增收1.2億元。三要重視抓好新技術培訓工作,把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到戶。通過舉辦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教授全面系統地講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實施要點以及有關機具的結構原理、。駕駛操作、安全使用、維修保養等知識,進一步豐富農機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廣大農機人員較熟練地掌握相關機具的結構原理及操作維修技術。通過現場作業,廣泛地宣傳群眾,讓群眾親身體會到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認識,激發他們投資農機、使用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的熱情,通過有效的培訓和引導,把加快秸稈綜合利用變成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成為農民增收創收的新途徑。
二、鞏固成效,以點帶面,強化輻射帶動作用
要進一步幫助農機化項目示范點建立自我發展、自我壯大、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研究探索發揮項目長效作用的方法,加強與種植業、畜牧業等各部門的配合,圍繞主要作物,發揮優勢,集中投入,建立各類新的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技術示范點。以示范效果帶動農民自覺參與,引導農民采用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綜合利用技術。要加大對農機裝備更新改造和升級換代的投入扶持力度,堅持以中小型農業機械為主,大中小型農業機械相結合,農業機械化、半機械化并舉,綜合運用農藝、生物、工程等配套措施,切實解決焚燒秸稈問題。要充分發揮農機基層服務組織作用,組織好關鍵農時季節的作業服務,幫民解難,助民增收。要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基層農機服務組織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性,鼓勵具有一定服務能力的農機專業戶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綜合利用技術服務,解決好農民單家獨戶辦不了又辦不好的秸稈綜合利用問題。
三、加強宣傳和執法監督,建立秸稈禁燒的長效機制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標語等宣傳形式,在農村廣泛宣傳秸稈焚燒的危害及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益,提高農民禁燒秸稈的自覺性,為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堅持查、防并舉,疏、堵結合,強化秸稈禁燒情況的檢查,對有禁不止,違規焚燒秸稈的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特別是在三夏、三秋等關鍵農時季節,要綜合利用政策引導、技術服務、法規制約、新聞曝光等手段,推動秸稈禁燒工作的開展。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開展秸稈禁燒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僅僅依靠有關部門難以真正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國家六部(局)聯合下發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關于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突出重點,把握全局,劃分區域,落實責任。要把城區周圍、高速公路沿線作為秸稈禁燒的重點,要把機械化秸稈還田與禁燒任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人。為傲好重點區域機械化秸稈還田、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工作,各區(市)要認真制定秸稈禁燒實施方案,確定秸稈禁燒的重點區域,對重點區域要重點監控,以確保各項秸稈禁燒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并取得扎實效果,這樣才能使秸稈禁燒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的飼料顆粒機、秸稈顆粒機、顆粒機、秸稈壓塊機是生物質固化成型設備,可以很好的解決農作物秸稈禁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