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顆粒機(又名:顆粒飼料機、顆粒成型機),屬于飼料顆粒(飼料制粒)設備。飼料顆粒機主要是以玉米、豆粕、秸稈、草、稻殼等的粉碎物直接壓制顆粒的飼料加工設備。
飼料顆粒機的分類飼料顆粒機,分為環模顆粒機、平模顆粒機、對輥顆粒機;按生產又可分為:秸稈飼料顆粒機,麥麩飼料顆粒機,豆粕飼料顆粒機,玉米秸稈飼料顆粒機,木屑飼料顆粒機等。各種不同的飼料顆粒機,以外觀和生產方式的不同于以分類。
飼料顆粒機的使用范圍
飼料顆粒機,廣泛適用于大、中、小型水產養殖,糧食飼料加工廠,畜牧場,家禽養殖場,個體養殖戶及中小型養殖場,養殖戶或大、中、小型飼料加工廠使用。
飼料顆粒機性能特點
1.結構簡單,適應性廣,占地面積小,噪音低。
2.粉狀飼料、草粉不需要或少許液體添加即可進行制粒,故顆粒飼料的含水率基本為制粒前物料的含水率,更利于儲存。
3.雞、鴨、魚等,比混合粉狀飼料可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4.干料加工,生產的飼料顆粒硬度高、表面光滑、內部熟化,可提高營養的消化吸收。
5.顆粒形成過程能使谷物、豆類中的胰酶抵制因子發生變性作用,減少對消化的不良影響,能殺滅各種寄生蟲卵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減少各種生蟲及消化系統疾病。
飼料顆粒機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產量過低(甚至不出粒)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平模初次使用模孔光潔度差; 1.用含油料研磨潤滑,工作一段時間產量即提高;
2.物料含水率過高或過低; 2.調節物料含水率
3.壓輥與平模間隙過大; 3.調整壓緊螺栓;
4.壓輥或模盤磨損嚴重; 4.更換輥或模盤
5.三角帶打滑或老化。 5.張緊或更換三角帶
二、顆粒表現粗糙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含水率高; 1.降低含水率;
2.平模初次使用。 2.用含油料反復研磨。
三、顆粒中含粉過多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含水率低; 1.提高含水率;
2.平模過度磨損、厚度過小。 2.更換新平模
四、響聲異常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落入硬質雜物; 1.停機清除異物;
2. 軸承損壞; 2.更換軸承
3.零部件松動。 3.緊固零部件。
五、突然停車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負荷過大(甚至保險絲熔斷); 1.適當加大壓輥與平模間隙更換保險絲;
2.有異物進入腔內。 2.停機清除異物。
飼料顆粒料調試技術新方案
一、調試過程
1、首先要了解掌握顆粒飼料機性能及操作工藝流程。
2、調試前應逐一檢查某個具體設備的運轉情況,并了解與所用制粒機模孔相匹配的粉碎機的粉碎粒度,原料粒
度要細,但不宜過細,最好粗、中、細適,建議理想的粒度分布如下:A、3.35mm以上的粒度≤1%,B、2.0mm以
上的粒度≤5%,C、1.0mm以上的粒度約20%≥<>,D、0.5mm以上的粒度約30%左右,E、0.25mm以下的粒度不得低
于20%,F、0.25mm以上的粒度約24%左右。
3、調試前要先洗倉,清除安裝時留下的石塊及焊渣等雜物;
4、調試前要檢查所用的蒸汽管道系統是否具有良好的減壓功能及疏水功能,以保證制粒時所需的干燥飽和的調質
氣并能保證減壓閥后始終有0.058-0.4MPA的蒸汽;
5、開動制粒機前應調節壓輥與環模之間距離,一般為轉動環模時壓輥似轉非轉(即壓輥與環模間距為0.1~0.4MM
最佳),千萬不能使環模與壓輥間距調得過小,導致直接摩擦,這樣不但會加快環模與壓輥的摩損,而且會降低生產
時的單位產量.;
6、開動制粒設備時不應使喂料量瞬間到達最大,應一邊加入少許物料,一邊加入少許蒸汽大約5-10分鐘時才使
喂料量達到理想值(即正常生產時電機電流值為額定電流值的85~95%).
二、不良現象的預防及糾正措施
1、顆粒有軸向裂紋或徑向裂紋現象,并且粉化率較高,產量偏低,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調質溫度達不到,物料
熟化程度較差,應提高調質溫度,增加調質時的蒸汽量;也可能是切刀位置離較遠且鈍,使顆粒被碰短或撕裂而非
切斷;
2、顆粒料長短不一,應調整切刀距離或調整分料偏轉刮位置;
3、顆粒表面較光滑,但硬度過高,可能是環模壓縮比較大,應降低環模壓縮比;
4、顆粒表面不很光滑,并且粉化率高,可能是環模壓縮比較小,應增大壓縮孔.環模壓縮;
5、顆粒水份偏高時生產產量偏低,并且經常出現堵機現象,可能是減壓閥不能起減壓效果或疏水閥不能起到疏水
作用,應調整減壓閥,使進入調質器蒸汽壓力為0.1—0.4MPa,并使疏水閥能起到疏水作用。也可以相應增加調
質溫度,因為溫度增高有利于物料熟化度的提高,一般溫度每升高11℃時物料水份約增加1%;
6、兩電機電流偏差較大的位置應調整兩電機的皮帶的張緊度,使張緊度盡可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