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是我國著名的肉裘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羊,它具有耐粗飼、生長速度快、生產性能高、繁殖力強等優點,已成為我國肉羊培育的基礎,也是改良低產綿羊的重要品種。3~8月齡是小尾寒羊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其營養需要能否滿足是其生產性能能否發揮的基礎。我國小尾寒羊營養需要量和飼養標準的研究起步較晚。自1997年開始,楊在賓、楊維仁教授等開始系統地對小尾寒羊在不同生理狀態、不同生產水平條件下能量和蛋白質需要量及代謝規律進行了研究,在小尾寒羊生長期的能量與蛋白質需要量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了充分發揮小尾寒羊生長潛力,提高小尾寒羊的生長速度,縮短育肥期,也為了將這一成果更好的應用于小尾寒羊的生產實踐,提高養羊戶的經濟效益,特根據小尾寒羊生長期的能量與蛋白質需要量計算模型配制日糧,進行了飼養增重試驗,旨在尋求一種簡便易行、效果顯著、效益明顯、便于農村推廣的一套肉羊生產技術。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顆粒機是養殖戶們不錯的選擇。顆粒機與飼料顆粒如下如所示:
![花生秧顆粒飼料](http://sxktls.com/uploads/120919/1-120919192S0462.jpg)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2004年7月20日~11月1日,試驗在菏澤市牡丹區伏堂小尾寒羊養殖場進行。
1.2試驗羊的選擇處理及試驗設計從羊場中選擇3月齡體重在20 kg左右小尾寒羊20只,隨機分成2組,即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只。各組間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采用階段式飼養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飼養方式進行飼養,試驗組與對照組日糧不同。試驗開始先進行lo d預試期,期間對供試羊進行健康檢查、體內驅蟲、防疫處理、編號、固定羊舍等工作,并對各組羊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各組羊的飼養條件趨于接近。正試期90d,期初、期末進行早晨空腹稱重,并作好記錄。
1.3 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根據楊在賓教授《小尾寒羊能量和蛋白質需要量及析因模型研究》中,小尾寒羊生長期需要量計算模型,計算其在不同體重狀態下能量與蛋白質需要量,在農戶傳統日糧基礎上,配制符合飼養標準的試驗日糧。其日糧組成與營養水平見表1、表2。
![飼料配方 飼料配方](/uploads/allimg/130130/1-130130100624Y1.jpg)
![飼料顆粒機 飼料顆粒機](/uploads/allimg/130130/1-130130100649632.jpg)
2、結果與分析
在90 d正試期內,供試羊總體生長良好,試驗結束,各組羊日增重有明顯差異,試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各組小尾寒羊均有明顯增重,試驗組羊平均日增重為197 g,對照組羊為118 g,試驗組比對照組多增重79g,提高67%,經t檢驗,差異極顯著(P<0.01)。經濟效益分析結果表明,試驗組比對照組經濟效益顯著。
3、小結與討論
①利用小尾寒羊能量與蛋白質代謝規律模型,制訂生長期小尾寒羊飼養標準,并以此標準配制不同日齡、不同體重的日糧飼喂小尾寒羊,與傳統日糧飼喂小尾寒羊相比,不論從增重速度還是經濟效益上其都具有極其明顯的優勢。本試驗結果,從實踐上進一步驗證了根據小尾寒羊能量與蛋白質代謝規律模型,制訂飼養標準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對養羊生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②根據小尾寒羊飼養標準和農戶傳統飼料配方,進行盈缺分析,制訂了統一精料補充料配方,在生產中只要再添加青粗飼料即可使用,這種配制方法在生產上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③本試驗飼料配制方法僅適用于小尾寒羊散養戶使用,在規模化、集約化的羊場中,則有其局限性,因為精料配方不應是固定的,宜根據小尾寒羊不同年齡、體重、生理狀態、生產水平、生產目的制訂不同的日糧配方,才能使飼料配方更具科學性、經濟性。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應靈活掌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配制適合本場的日糧配方。
④本試驗是在舍飼與嚴格飼養管理條件下進行的,在飼料配制過程中,除了考慮能量和蛋白質兩大營養因素外,還參考了NRC綿羊飼養標準中的礦物質的需要,尤其是鈣磷的需要。試驗結果證明,要提高小尾寒羊的生產性能,除了要考慮能量和蛋白質的營養需要外,還必須考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隨著科技發展和小尾寒羊生長期營養需要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小尾寒羊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維生素需要量也會逐步制訂出來,以便更好的指導養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