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和陜縣菜園鄉村,農民一邊晾曬新收的麥子,一邊跟記者聊起了麥秸稈的話題。他說:“過去,我們是人工割麥子,麥秸稈都捆得整整齊齊,拉回家來燒開水洗澡什么的,F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了煤氣再也不用燒麥秸稈了。而且還有了收割機,也不用人工再割麥子了,割完麥子麥秸稈就留在了地里。”他接著說:“但是,收割機割麥后留在地里的麥秸稈帶來了一些問題,就是收割機割完麥子后,麥茬高,攔腰割斷落在地里的麥秸稈也不好收起來,秋種的時候,麥秸稈不容易腐爛掉,影響秋種,干脆一把火燒掉最省事了。”當記者告訴他河南省已經出臺了法規,要求從2009年6月1日起,禁止焚燒麥秸稈后,他說他已經聽到村里宣傳這個事了,“不讓焚燒,今后的麥秸稈怎么辦?處理成了問題。”記者問他為什么不收集起來賣給那些需要的企業,他表現的很迷茫,不知道三門峽市里有沒有這樣的企業,即便有也不知道怎樣聯系他們或者賣給誰,農作物秸稈可以經過
秸稈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壓制成生物質成型燃料,這樣不僅做到了秸稈的綜合利用,而且還可以使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