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狀擋邊
帶式輸送機具有輸送角度大、占地面積小、土建投資少、結構緊湊、布置靈活等優點。我廠從80年代初開始研制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經過幾年的技術攻關,解決了一系列的關鍵技術問題。1998年,由北京超重運輸機械研究所牽頭制訂的機械行業標準JB/T 8908 - 1999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規定了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的形式、基本參數、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和貯運,明確了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主要參數的匹配關系,促進了國產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的推廣應用,目前國內已應用3000余臺。
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的凸弧段和凹弧段,是整機的關鍵部位。
凸弧段指由傾斜段(或垂直段)至上水平段的過渡段。無論在承載段和回程段,凸弧段都是張力的集中部位,凸弧段托輥所受的力主要是膠帶張力F,和F2的合力Ⅳ,此合力遠大干輸送機在水平段和傾斜段(或垂直段)上平托輥所受的力,所以凸弧段托輥的外徑比上平托輥要大一個規格(見表1)。另外,凸弧段布置的托輥越多,則,F1和F2的夾角越大,合力,v越小,還能分散并減小局部膠帶張力,縮小擋邊的延伸率,延長托輥和膠帶的使用壽命。為防止物料變向運行時因離心力作用而發生拋撒現象(帶速越高這種現象越明顯),應適當加大凸弧段的曲率半徑。
凸弧段回程段設有單式或復式壓帶輪,對于帶寬B≤500 mm的小型機,采用單式壓帶輪;其他均用復式,既托基帶空邊,叉托裙邊,且以支承基帶空邊為主,托裙邊為輔。
壓帶輪的直徑主要根據擋邊高選擇,見表2。
當波狀擋邊帶式輸送機較長,提升高度較大時,回程段凸弧段輸送帶張力增大,以防膠帶的橫向剛性不足,此時回程段凸弧段改用壓帶輥組或2—3組壓帶輪。
凹弧段為下水平段到傾斜段(或垂直段)的過渡段,此時膠帶張力較小。如果合理加大曲率半徑,波狀擋邊壓縮變形會更小,不易夾碎物料,并能使物料平穩過渡,還可延長擋邊帶的使用壽命。
凹弧段承載段設有壓帶輪,與凸弧段回程壓帶輪相同,一般也是選用復式為主。如果輸送物料粒度較大,盡管輸送量不大,也應考慮選用壓帶輥組,以防壓帶輪中心軸擋料。